您的当前位置:详细内容


冯小刚《1942》获评比十三钗更有国际相
zhangjunhui   发表于:2012-12-7 19:23:18  浏览量:

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海报

  冯小刚历经19年打磨的灾难巨制《1942》于29日正式上映。在全景式展现二战时期河南灾荒、试图深层发掘中国民族性的同时,冯小刚也完成了从一名贺岁片导演向“国民导演”靠拢的华丽蜕变。

  提到《1942》,笔者忍不住拿它和老谋子在去年贺岁档推出的《金陵十三钗》做比较。同样是中国大导演的心血之作,同样锁定二战背景、描摹巨大灾难,也同样设置了神父、记者等西方人易于理解的角色,《1942》的奥斯卡雄心彰显无遗。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形来推测,该片几乎铁定会代表中国内地竞争下一次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相比《金陵十三钗》去年在国际各大影展和影市上全面遇冷的窘况,《1942》目前的国际反应让人颇感欣慰。在刚刚结束的罗马电影节上,来自英国、意大利、德国、以色列、克罗地亚等国的记者对这部灾难巨制打出了慷慨的分数。罗马观众表示“电影很有力量,导演很勇敢”,电影节官方称“冯小刚客观的视角深深打动了观众。这是一部完美结合技术与叙事的作品”。这样的评价无疑比“十三钗”被某些欧美媒体批为“中国政府操纵的爱国主义电影”要客观和乐观得多。一方面,《1942》回避了过多的中日纠葛,稀释了政治色彩,更像是一部普世的人性灾难片。另一方面,《1942》比“十三钗”拥有更多跨越中国各地的实拍大场面,呈现的视觉效果和操作难度也要强于后者。

  不过,技术上的诚意并不等于电影的海外发行和奥斯卡之路一定会一帆风顺。从博得奥斯卡好感的同类战争灾难片《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来看,欧美奖项的评委看重的是人性经过挣扎后的自我救赎,而《1942》的气质更偏于惨烈和绝望。此外,该片对于好莱坞影帝的“中国化使用”也并不比前辈更有新意。和克里斯蒂安 贝尔一样,蒂姆 罗宾斯也饰演一名神父,在片中象征西方人对灾难的精神援助,而扮演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的艾德里安 布洛迪戏份则并不突出,只是一个起承转合的符号人物。从这点来看,《1942》能否借助两个好莱坞大腕增添更多国际卖相,效果还很难说。(张依诗)

 

来源:环球网      

 

更多
声明:转载本篇文章请注明来自www.zhangjunhui.com